找到相关内容714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锡死后复活

    语言行动会完全改变,与前判若二人呢?王小徐居士与梅光羲居士,研究佛学的法相唯识,造诣甚深,他们都曾一再为文证明确有借尸还魂的事。可见死人真死而复活,与唯识学理,想必没有冲突。一个已死的人,既能借著他人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6/19492217221.html
  • 佛教轮回说的鲜明特点

    因果,宇宙全景,而且建立多种哲学体系,力图从理论上作出解释。如大乘法相唯识学主要从心识分析入手,建构了一种多层次、多功能的心识集合体变造主客观世界,形成生死流变的哲学解释,其对心识之分析,从现代心理学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1238944.html
  • 佛门分宗的理由

    佛法广大精微,包罗万象,所有入世出世一切诸法,皆在其范围之内。扬眉瞬目,担水劈柴,是极寻常的世法,然而若欲研究:何以有眉目水柴?何以会扬瞬担劈?则非深入经藏,穷法相唯识之学,必不能提出一个所以然的...、成实二宗,大乘的律、禅、净土、华严、天台、法相、三论、真言、地论、涅槃、摄论等十一宗。其后则地论并于华严,涅槃并于天台,摄论并于法相,由是大乘仅余八宗,合小乘二宗,共为十宗,这便是中土佛法的轮廓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0540026.html
  • 唯识就是唯心吗?

    算是主观的唯心论,黑格尔算是客观的唯心论,康德算是意志的唯心论,詹姆士算是经验的唯心论,柏格森算是直觉的唯心论,罗素算是存疑的唯心论(这一唯心论的分类法见于太虚大师法相唯识学概论)。  总之,不论是那...讲「三界唯识」,三界之内的万事万物,均由八识所变,一切的物象──器界,均是八识的相分──现行,但是并不否定自我而外的一切众生,三界唯识,是说三界之内的一切现象,是由三界的众生各自的八识共同所变,也就是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54054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学诚法师出席“玄奘之路”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大典并致辞

    国和地区的人民传诵。 玄奘(600—664),为求得重要的唯识经典《十七地论》的原本和解答佛法疑难问题,在公元627年踏上西行求法的路程,走过河西走廊、新疆,经中亚各国、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,又经克什米尔地区、尼泊尔南部,历尽千辛万苦,终于到达中印度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,师从博学的戒贤法师精研唯识经典和其他佛教理论。玄奘大师经过五年的刻苦学习,精通法相唯识、般若中观和其他大小乘佛法,还熟练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449686.html
  • 藏汉佛教的区别

    ,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。   二、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,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,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。唯识学研究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见,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,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,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;六祖《坛经》解说事理契合中观,但后期禅家轻视经教,虽言重理,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“理”,也很难说清是什麽样的“理”。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249958.html
  • La字观想的奥密

    观的都是个相,我们给他一个好的名词叫法相。这个法相是我们有意作意出来的,是唯识所变,所以叫做法相唯识。净土与密教乃至其他各式各样的法门都没有离开这个范围,包括不净观、白骨观,数息法等等,统统是从相上起...  La字观想的奥密   我们众生对一切现象的颠倒执著,以唯识学的说法来讲叫“遍计所执”,也就是说我们众生以自己的心在那边计量比对,因此形成了自己所抓执的一切现象,这些现象基本上都是颠倒分别的心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2253163.html
  • 今天应该大力提倡弘扬

    菩萨戒》。近代的太虚大师也极力提倡《瑜伽菩萨戒》。他认为自己是:教学法相唯识,行在《瑜伽菩萨戒》,就是以《瑜伽菩萨戒》作为修行的准则。  《瑜伽菩萨戒》出自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,其中关于六度的部分讲到持戒,也就是菩萨戒的内容。我因为学习唯识的关系,也研究过《瑜伽菩萨戒》,还曾开讲过两次,觉得这个戒本非常好。好在哪里呢?好在《瑜伽菩萨戒》的开遮持犯非常善巧,能不能当律师,就在于对“持、犯、开、遮”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2053345.html
  • 单老居士文集序

    单老居士,浙江嘉兴人,为中医师。早年皈依德森大师,从范古农老居士学法相唯识,兼学净土宗,曾经在法相学社和海潮音月刊等发表很多佛学论文和医学论文。并在嘉兴、岱山等地应佛教团体邀请讲经弘法。1950年因家庭成份之关系,受了六年牢狱之苦,后下乡改造行医,更加坚定其佛教的信念。  1985年平反后,应厦门南普陀寺方丈、闽南佛教学院院长妙湛大和尚的邀请,来闽讲学。在闽院学报、法音、内明等到处继续发表佛学...

    了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5355044.html
  • “三虚”和尚殊胜行

    方面,大师提出了以新的唯识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论。著作范围包括世法佛法诸方面,《太虚大师全书》一书分为法、制、论、杂四藏。其主要著作有《整理僧伽制度论》、《释新僧》、《新的唯识论》、《法相唯识学》、《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1059511.html